- 金融的逻辑-财经必读
- 分类:商业财经
- 年代:0 地区:
- 主演:大圣谈人生
- 更新:2025-05-25 17:05
- 影片状态/下载地址:
- 求各位小姐姐,小哥哥,把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,多谢!本站移动端和PC端都可以浏览观看。
- 金融的逻辑-财经必读在线播放列表:↓↓↓
www.ehuaou.com
- 23.6发展证券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
- 23.5以金融技术解读近代史
- 23.4金融技术的发展与家庭、社会文化
- 23.3金融技术对个人生活的意义
- 23.2货币金融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
- 23.1科学技术与金融技术
- 第二十三章:发展证券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
- 第二十二章: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
- 21.6千万别再重复宋朝的选择
- 21.5人民共和国时期的证券发展
- 21.4中国的证券洋务运动
- 21.3西方金融的兴起
- 21.2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没有发展出证券金融
- 21.1金融交易的本质
- 第二十一章:儒家文化与中国金融发展的滞后
- 20.4由金融市场取代家庭的经济交易功能
- 20.3从美国过去一百年的金融发展看中国金融的未来
- 20.2社会转型让“孝道文化成为历史”
- 20.1中国历史上的儒家“孝道”文化
- 第二十章:儒家“孝道”文化的终结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
- 19.5“用中华文明整合世界”的口号有意义吗
- 19.4中国文化的出路
- 19.3金融对西方文化的影响
- 19.2儒家文化的今与昔
- 19.1文化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
- 第十九章: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
- 18.6结论
- 18.5产品责任与证券民事诉讼之比较
- 18.4产品责任民事诉讼
- 18.3中国证券市场及其法律的发展
- 18.2中国的法律传统
- 18.1问题的提出
- 第十八章:资本市场与法治发展的互动
- 17.2也谈凯雷收购徐工
- 17.1中行、工行上市和携程、百度上市是完全不同的故事
- 第十七章:从国有银行A股上市中看到什么
- 第十六章:中国股市怎么了
- 第十五章:消费驱动型模式不会改变
- 14.4借贷消费模式还会继续
- 14.3借贷消费不道德吗?
- 14.2借贷消费模式的巩固
- 14.1借贷消费的起源
- 第十四章:金融危机之下,美国的借贷消费模式会改变吗?
- 13.2市场经济没有终结
- 13.1政府接管危机公司在美国不是第一次
- 第十三章:政府为解救危机而持股银行不是国有化
- 12.4给中国的启示
- 12.3美国式金融资本主义是否已走到尽头
- 12.2这次金融危机的起因到底是什么
- 12.1美国没有进入“水深火热”中
- 第十二章: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学到什么
- 11.3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发展
- 11.2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
- 11.1法治是现代金融的核心前提
- 第十一章:金融现代化为何如此艰难
- 10.3中国还会发生金融危机吗?
- 10.1现代金融改变了金融危机的潜在规模
- 第十章: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
- 9.8如何开放民间金融
- 9.7民间金融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
- 9.6机构金融越发达,借贷利率就越低
- 9.5人均耕地面积越多的省份金融越不发达
- 9.4沿海省份金融业较发达
- 9.3传统影响借贷利率
- 9.2为什么各省的金融发展水平差别这么大
- 9.1什么是“高利贷”
- 第九章: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
- 8.3中国理财前景
- 8.2今天的理财工具
- 8.1过去的理财载体
- 第八章:中国人的理财前景
- 7.4国富民穷必然威胁民间权利
- 7.3政府穷、民间富催生民主与法制
- 7.2大量债务逼着美国发展资本市场
- 7.1为什么美国自由独立就必须靠借债
- 6.9中国做强之路能走多久
- 6.8加税或国债:哪种更好?
- 6.7什么情况下公债更增强国力
- 6.6缓解财政危机的金融手段
- 6.5靠赋税缓解财政危机的陷阱
- 6.4晚清的财政危机到底有多严重?
- 6.3两种国策,两种结局
- 6.2朝代时期的发展模式:最大限度地地存银子
- 6.1近二十几年持续增长的启示:政府敢于“借钱花”
- 第六章:治国的金融之道
- 5.4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金融呢?
- 5.3美国股权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?
- 5.2英国如何错事股市发展良机
- 5.1美英市场经济的核心差别
- 第五章:资本化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
- 4.3国家持久繁荣靠制度,不靠掠夺
- 4.2西班牙与英国:西方国家中不同的故事
- 4.1金融技术推动了西欧文艺复兴
- 第四章: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?
- 3.2证券化使“钱”更多
- 3.1未来收入资本化之后
- 第三章:西方的兴起是因为掠夺的银子多吗?
- 2.3金融市场必须加快发展
- 2.2靠友情实现的交易越来越由市场取代
- 2.1靠亲情实现的隐性交易逐渐由市场取代
- 第二章:为什么中国钱多了,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?
- 1.6资本化是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
- 1.5美国为什么更有钱?
- 1.4土地、资源与未来劳动收入的资本化
- 1.3“资本化”带来经济增长
- 1.2 市场化改革让中国的钱更多了
- 1.1 钱、资本和财富
- 第一章:中国的钱为什么这么多?
- 序言:金融是什么?
猜你喜欢的商业财经
- 1名人演讲
- 2九型人格—职场高效沟通的艺术
- 3王紫杰 | 揭示中小企业10倍速成长秘密
- 4孙悦斌广告配音集
- 5微信营销培训直销微营销基础入门
- 6创业者如何高效学习
- 7王紫杰|线下课程客户见证
- 8资本故事会
- 9马喆朋友圈
- 10积极人生的十种力量
- 11学术商学院
- 12再卖10个亿
- 13全栈文案 Fullstack Copywriter
- 14哈弗商学院管理全书 朗读
- 15财商专辑
- 16创业如何在短时间内赚取最多的钱
- 17财富聚之有道
- 18新财迷
- 19跨境电商|小白海外淘金蓝海副业
- 2099套无数企业见证的落地执行方案
- 21财富思维
- 22美联储传
- 23财商·财务自由之路(悦享听)
- 24教你把任何东西卖给任何人
- 25张小龙全集
- 26BKD存股法暑期进修班
- 27iSunOne区块链上更好的加密钱包
- 28驾驭人性|凌哲老师
- 29特色小镇商学院
- 30广告宣传片配音
- 31成功创业的10堂必修课
- 32创业人生杰·温安洛自传
- 33商业本质
- 34快速拓展系列
- 35边旅游,边赚钱
- 36陆向谦清华创新创业课
- 37餐饮故事︱成功商家的赚钱生意经
- 38饿了么商家电台-外卖大咖说
- 39凌哲老师|
- 40改变世界的三个经济学家
《金融的逻辑-财经必读》剧情/讨论区
《金融的逻辑》是2009年08月01日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金融学研究图书,作者是陈志武。 作品深入浅出地从财富的文化和制度基因谈起,从而告诉读者金融的逻辑是什么。 《金融的逻辑》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,作者从金融作为"大社会"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,时刻关注社会转型问题,并籍此审视中国社会的传统与未来。 本书深入浅出地从财富的文化和制度基因谈起,告诉读者: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?危机之后,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?人类社会为什么要金融市场?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、金融界赚钱之外,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、有没有创造价值?如果有的话,是如何贡献的?如何创造价值的?金融的逻辑是什么? 作者密切关注中国社会转型问题,全面驳斥了市场上流行的《货币战争》关于金融"阴谋论"的谬论,观点振聋发聩,再次起到了痛击时弊清迷局的效果。